香港实施全球最严稳定币法案 美国拥抱加密监管分化加剧

加密监管格局分化加剧:香港"严厉"规范 vs 美国全面拥抱

8月1日,香港备受关注的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这一条例的严格程度令市场颇感意外,其实名验证要求之严苛,使其被誉为"全球最严稳定币法案"。

条例要求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的机构,或在境外发行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发行方,需实行强制持牌制。申请实体实缴股本不得低于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方面,要求全额储备,即发行方必须将100%储备资产配置于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和短期国债,并由持牌银行独立托管。每类稳定币须有独立储备资产组合,确保与其他储备资产组合分隔。

反洗钱成为重中之重,发行方需建立完善的反洗钱机制,每日公开储备资产审计报告,并禁止支付利息以防止变相吸储。赎回方面,用户可无条件按面值赎回法币,发行方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处理赎回请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还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监管文件,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等。这些文件对KYC条款提出了严格要求,引发市场热议。

根据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需采取有效措施识别和核实稳定币持有人的身份,客户需接受完整的客户尽职审查程序并定期审查。非客户持有人通常不需直接核实身份,但在特定情况下,持牌人需进一步调查并核实相关持币者的身份。

这些要求实际上限制了稳定币在DeFi协议中的应用,因为现有交互钱包多为匿名制。相比可自由使用的USDT、USDC,香港稳定币的竞争力可能会大幅降低。

条例还要求持牌人遵守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法律与监管要求,这意味着发行人需要具备跨境运营的完整风控体系。禁止向存在稳定币禁令的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甚至要求识别VPN使用。

从整体来看,香港稳定币条例设置了极高的门槛,可能将牌照控制权转移给大型银行与金融巨头。据报道,香港可能将首批稳定币牌照范围缩小至三到四家,多家中资银行在港分行及中资券商在港分支机构对稳定币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

与香港类似,新加坡今年6月发布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最终政策指南也因其严格性引发关注。这两个地区的监管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反观大洋彼岸,美国的监管态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7月3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任主席Paul Atkins发布名为"Project Crypto"的新政,提出了让美国金融市场全面上链的宏伟构想,明确表示将实现美国"全球加密之都"的愿景。

该计划包括多项具体措施:重新分类加密资产,为常见链上经济活动提供清晰的披露规范和安全港机制;赋予Defi等去中心化应用的制度正当性;打造"超级应用",整合现有牌照制度;引入"创新豁免机制",允许新兴商业模式快速推向市场。

美国的这一监管逻辑转变,从原有的打击式监管转向包容性执法,反映出美国正在围绕"加密资产"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监管框架。这套框架将成为美国发展加密产业的坚实基础与客观保障。

两相对比,美国与新加坡、香港的监管政策可谓大相径庭。美国释放高度积极信号,后者则在创新之余呈现更多防御姿态。这种差异或与区域特征有关:香港、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更注重稳定与秩序;而美国自主能力更强,对新兴事物发展具备话语权,可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全球秩序。

受此影响,市场已有所反应,部分香港、新加坡的加密项目表示有意迁往美国发展。可以预见,加密行业的"美国中心"格局将进一步强化,美国市场将成为决定加密项目发展的重要战场。而其他地区,或许只能以差异化方式寻求发展空间。

DEFI1.26%
USDC-0.0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CoffeeNFTsvip
· 08-12 03:21
港式监管是不是有点太硬核了。。
回复0
资深薛定谔的矿工vip
· 08-12 03:20
这监管也太魔幻了叭
回复0
SerumSquirtervip
· 08-12 03:19
这人也太严了吧
回复0
韭当割不亏vip
· 08-12 03:07
港台真是玩不明白 就是要严的离谱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