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货币在司法实践中的定价难题近年来,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刑事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除了常见的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诈骗、传销、赌博等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外,个人之间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和盗窃案件也日益增多。这些案例为处理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个人投资纠纷引发的虚拟货币诈骗案,探讨在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中如何确定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 案情概要2018年6月至7月期间,郑某以协助王某投资区块链项目为由,骗取了王某32枚比特币和1000多枚以太币。郑某将获得的比特币出售,获利164万余元。后经警方通知,郑某主动投案。法院审理后认定,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法院对虚拟货币定价的态度在处理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或集资诈骗案件时,确定涉案金额是一个关键问题。实践中,司法机关采用了多种方法,如以被害人购入价格、嫌疑人销赃价格、境外交易所市场价格或第三方机构评估价格等。然而,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在本案中明确表示:"虚拟货币价值问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宜在个案中直接认定。"这一观点可能成为当前最为标准的裁判准则。最终,法院以被告人郑某的销赃所得164万余元作为涉案金额。## 虚拟货币政策与实务困境2021年9月15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其中包括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这一政策引发了实务中的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司法机关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价格认定属于司法活动,不应受该通知限制。另一些观点则认为,该通知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作出了全面禁止性规定,未对司法活动予以豁免,因此司法机关或第三方机构的定价行为仍可能违反监管政策。## 解决方案探讨为解决涉案虚拟货币价值认定问题,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做法值得参考:原则上不主动进行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认定。在存在销赃金额的情况下,优先以销赃金额确定涉案金额。如无销赃金额,则可考虑按涉案虚拟货币的购入价格、处置变现金额、司法鉴定或评估金额等顺序进行认定。只有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涉案金额,且涉案金额对定罪量刑至关重要时,司法机关才可能主动为涉案的虚拟货币进行定价。## 结语虚拟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法律层面上引发诸多争议。这种困境部分源于监管者对虚拟货币认知的局限性,试图通过简单的监管文件全面控制虚拟货币,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给执法和司法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需要对现有政策进行修订。如何修订以及具体修订内容,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虚拟货币刑事案件定价困境:司法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
虚拟货币在司法实践中的定价难题
近年来,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刑事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除了常见的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诈骗、传销、赌博等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外,个人之间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和盗窃案件也日益增多。这些案例为处理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个人投资纠纷引发的虚拟货币诈骗案,探讨在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中如何确定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期间,郑某以协助王某投资区块链项目为由,骗取了王某32枚比特币和1000多枚以太币。郑某将获得的比特币出售,获利164万余元。后经警方通知,郑某主动投案。
法院审理后认定,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法院对虚拟货币定价的态度
在处理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或集资诈骗案件时,确定涉案金额是一个关键问题。实践中,司法机关采用了多种方法,如以被害人购入价格、嫌疑人销赃价格、境外交易所市场价格或第三方机构评估价格等。
然而,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在本案中明确表示:"虚拟货币价值问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宜在个案中直接认定。"这一观点可能成为当前最为标准的裁判准则。最终,法院以被告人郑某的销赃所得164万余元作为涉案金额。
虚拟货币政策与实务困境
2021年9月15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其中包括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
这一政策引发了实务中的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司法机关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价格认定属于司法活动,不应受该通知限制。另一些观点则认为,该通知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作出了全面禁止性规定,未对司法活动予以豁免,因此司法机关或第三方机构的定价行为仍可能违反监管政策。
解决方案探讨
为解决涉案虚拟货币价值认定问题,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做法值得参考:原则上不主动进行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认定。在存在销赃金额的情况下,优先以销赃金额确定涉案金额。如无销赃金额,则可考虑按涉案虚拟货币的购入价格、处置变现金额、司法鉴定或评估金额等顺序进行认定。
只有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涉案金额,且涉案金额对定罪量刑至关重要时,司法机关才可能主动为涉案的虚拟货币进行定价。
结语
虚拟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法律层面上引发诸多争议。这种困境部分源于监管者对虚拟货币认知的局限性,试图通过简单的监管文件全面控制虚拟货币,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给执法和司法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需要对现有政策进行修订。如何修订以及具体修订内容,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