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原生:区块链世界的先行者从2021年开始,"加密原生"一词在区块链行业中逐渐流行。几乎每个新加入的成员都听说过这个术语,因为行业资深人士经常提到它。然而,如果你询问这些资深人士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回答。"加密原生"是否意味着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加密货币新闻,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到比特币或以太坊,每天分析市场数据,或者经常使用"去中心化"等专业术语呢?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数据显示,全网对"加密原生"的提及次数呈指数级增长。2018年比上一年增长5.57倍,2021年比上一年增长7.52倍,2022年前11个月比上一年增长2.85倍。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加密原生"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且这种增长趋势没有减缓的迹象。## 加密原生的起源与发展加密世界中的"加密原生"理念源自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思想。作为加密货币基石的比特币,其背后的去中心化理念和去信任机制是"加密原生"概念的起点。2008年比特币问世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加密原生"群体。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下,比特币于2011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进入低迷期。这批真正拥有并使用比特币的人相信密码学算法和区块链技术,推崇"代码即法律"。当时,"加密原生"指的是相信密码学算法,同时拥有并使用比特币的人。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被赋予"数字黄金"的称号,其商品属性超过了货币属性。大量人员和资金的涌入推动了加密行业早期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矿机、支付场景、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品等。比特币算力的快速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2014年,以太坊创始人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并进行了ETH预售。随后以太坊虚拟机和智能合约应运而生,标志着加密行业进入了新时代。此时,"加密原生"的范畴扩大到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其他加密货币,但这个群体仍然坚信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所构建的加密货币体系。以太坊生态的建立和完善激发了人们对公链生态的想象力。新型融资方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应用展示了区块链的实际价值。同时,链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心化交易所的繁荣。从2017年开始,社交媒体上对"加密原生"一词的讨论逐渐增多。有人将其比作新一代的"互联网原生"或"移动原生"群体,认为这些人天生对某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融入行业。当时,"加密原生"主要指年轻的加密货币从业者。2017年至2018年间,一些人开始将"加密原生"视为一种新的时代和生活方式,认为加密技术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代码而非法律的新型公司运营方式,即我们熟知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到了2020年,有人从个人和商业角度给出了"加密原生"的定义:1. 加密原生个人:在购买任何其他资产(如股票、债券)之前就购买加密货币的人。2. 加密原生企业:提供目前由中心化金融或传统金融提供的功能的去中心化协议。2020年至2022年,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和游戏金融的蓬勃发展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热潮终将褪去,投机终将失败。当市场回归理性时,所有加密原生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行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回归初心。## 加密原生的核心理念1.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相对,去中心化网络不受个人、公司或国家控制。即使面临监管压力,去中心化系统仍能在全球范围内存续。2. 去信任机制:不依赖于传统的信任假设或可信第三方,而是基于数学和密码学证明。这种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规则的高效全球合作形式,无需昂贵的信任成本。3. 无需许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市场,无论是提供资源还是消费资源。这与传统的Web2平台有本质区别,后者通常在供给端设有门槛。4. 个人主权:强调个人对其数据和资产的所有权。在Web3时代,用户生成的内容和数据属于用户自己,并具有一定的抗审查能力。这种所有权在数据产生时就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确认和验证。加密原生群体正在践行去中心化理念,开发去信任产品,构建无需许可的市场,以创造一个保护个人主权的社会。他们相信加密技术能够解决现实世界中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为人类社会带来更自由、平等的未来。
加密原生:探索区块链世界的先驱者与核心理念
加密原生:区块链世界的先行者
从2021年开始,"加密原生"一词在区块链行业中逐渐流行。几乎每个新加入的成员都听说过这个术语,因为行业资深人士经常提到它。然而,如果你询问这些资深人士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回答。"加密原生"是否意味着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加密货币新闻,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到比特币或以太坊,每天分析市场数据,或者经常使用"去中心化"等专业术语呢?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数据显示,全网对"加密原生"的提及次数呈指数级增长。2018年比上一年增长5.57倍,2021年比上一年增长7.52倍,2022年前11个月比上一年增长2.85倍。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加密原生"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且这种增长趋势没有减缓的迹象。
加密原生的起源与发展
加密世界中的"加密原生"理念源自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思想。作为加密货币基石的比特币,其背后的去中心化理念和去信任机制是"加密原生"概念的起点。
2008年比特币问世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加密原生"群体。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下,比特币于2011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进入低迷期。这批真正拥有并使用比特币的人相信密码学算法和区块链技术,推崇"代码即法律"。当时,"加密原生"指的是相信密码学算法,同时拥有并使用比特币的人。
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被赋予"数字黄金"的称号,其商品属性超过了货币属性。大量人员和资金的涌入推动了加密行业早期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矿机、支付场景、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品等。比特币算力的快速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4年,以太坊创始人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并进行了ETH预售。随后以太坊虚拟机和智能合约应运而生,标志着加密行业进入了新时代。此时,"加密原生"的范畴扩大到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其他加密货币,但这个群体仍然坚信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所构建的加密货币体系。
以太坊生态的建立和完善激发了人们对公链生态的想象力。新型融资方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应用展示了区块链的实际价值。同时,链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心化交易所的繁荣。
从2017年开始,社交媒体上对"加密原生"一词的讨论逐渐增多。有人将其比作新一代的"互联网原生"或"移动原生"群体,认为这些人天生对某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融入行业。当时,"加密原生"主要指年轻的加密货币从业者。
2017年至2018年间,一些人开始将"加密原生"视为一种新的时代和生活方式,认为加密技术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代码而非法律的新型公司运营方式,即我们熟知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到了2020年,有人从个人和商业角度给出了"加密原生"的定义:
2020年至2022年,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和游戏金融的蓬勃发展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热潮终将褪去,投机终将失败。当市场回归理性时,所有加密原生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行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回归初心。
加密原生的核心理念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相对,去中心化网络不受个人、公司或国家控制。即使面临监管压力,去中心化系统仍能在全球范围内存续。
去信任机制:不依赖于传统的信任假设或可信第三方,而是基于数学和密码学证明。这种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规则的高效全球合作形式,无需昂贵的信任成本。
无需许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市场,无论是提供资源还是消费资源。这与传统的Web2平台有本质区别,后者通常在供给端设有门槛。
个人主权:强调个人对其数据和资产的所有权。在Web3时代,用户生成的内容和数据属于用户自己,并具有一定的抗审查能力。这种所有权在数据产生时就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确认和验证。
加密原生群体正在践行去中心化理念,开发去信任产品,构建无需许可的市场,以创造一个保护个人主权的社会。他们相信加密技术能够解决现实世界中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为人类社会带来更自由、平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