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CEO警告:比特币或挑战美元地位 代币化成金融未来高速公路

robot
摘要生成中

贝莱德CEO年度致信:比特币或将挑战美元地位,代币化将成金融未来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近日发布了一封27页长的年度致投资者信。在信中,Fink罕见地警告,如果美国无法控制不断膨胀的债务与财政赤字,美元数十年来享有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可能会被比特币等新兴数字资产取代。

比特币可能削弱美元的全球储备地位

Fink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比特币会削弱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吗?"

他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受益于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并非永久保障。自1989年时报广场的"国债钟"开始计时以来,美国国债增长速度是GDP的三倍。今年,仅利息支出就将超过9520亿美元,超出国防开支。到2030年,强制性政府支出和债务服务将消耗所有联邦收入,形成长期赤字。

Fink同时表示,他并不反对数字资产的发展。他认为,去中心化金融是一项卓越的创新,使市场变得更快速、更低成本、更透明。然而,正是这项创新,也可能削弱美国的经济优势——如果投资者开始认为比特币比美元更安全。

回顾业绩表现时,Fink提到贝莱德在美国推出的比特币ETF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交易产品首发,不到一年内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亿美元。IBIT是整个ETF行业中资产吸引力排名第三的产品,仅次于标普500指数基金。超过一半的需求来自散户投资者,四分之三来自此前从未持有过iShares产品的投资者。

贝莱德CEO年度致投资者信:比特币或挑战美元全球地位,代币化是未来的金融高速公路

Fink还指出,ETF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正成为推动欧洲投资文化发展的关键工具。目前,仅有三分之一的欧洲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远低于美国60%以上的比例。为提升这一比例,贝莱德正与欧洲多家成熟机构及新兴平台合作,共同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本地金融素养。

看好RWA,认为代币化是金融未来的"高速公路"

Fink认为,代币化正成为重塑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力量。他指出,当今全球资金流通仍依赖于传统的"金融管道",如SWIFT系统。这种系统在过去合理,但如今的效率已难以支撑全球化、数字化的金融需求。

在Fink看来,代币化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这种低效状况。他将代币化比喻为电子邮件,而传统系统则如同邮政服务——资产能够直接、实时地流通,绕过所有中介。

贝莱德CEO年度致投资者信:比特币或挑战美元全球地位,代币化是未来的金融高速公路

Fink进一步描绘了代币化如何深刻改变金融生态。他认为,代币化将实现投资的"民主化",包括准入、股东投票和收益的民主化。这意味着原本高门槛的资产将对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开放,极大降低了参与门槛。

然而,Fink也坦率指出,代币化的普及仍面临身份验证这一关键技术与监管挑战。他提到,印度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90%以上的印度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安全地完成交易验证。

Fink还回顾了资本市场的历史发展,指出其在推动社会繁荣、帮助个人通过投资积累财富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了拓展投资机会的重要性,特别是让中小投资者也能参与原本只对最富有人群开放的资产类别。

尽管承认当前普遍存在的经济焦虑,Fink仍试图安抚投资者,表示这类时期并不罕见——正如历史上的情况一样,依靠人类的韧性与资本市场的力量,经济终将恢复稳定。

贝莱德CEO年度致投资者信:比特币或挑战美元全球地位,代币化是未来的金融高速公路

总的来说,这封年度致投资者信不仅预警了美元全球储备地位的风险,也是一份关于金融未来的预测。从代币化重构资本市场,到所需要的数字身份系统的瓶颈突破,Fink揭示了现有体系的不合理之处,也指出技术与制度革新可能带来的新方向。

BTC-2.6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BearMarketSurvivorvip
· 22小时前
牛蛙 一夜回春了属于是
回复0
智能合约捉虫人vip
· 22小时前
btc tothemoon不是梦惹
回复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22小时前
哈哈哈 谁还敢嘲讽比特币
回复0
空气币品鉴大师vip
· 22小时前
比特卡要来砸场子咯
回复0
governance_ghostvip
· 23小时前
大佬出手了 准备吃肉!
回复0
DeFi老顽童vip
· 23小时前
啧啧,五年前梭哈DeFi收益率的老韭菜终于能笑出声了
回复0
TheShibaWhisperervip
· 23小时前
牛市来辣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