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凡教授专访:高性能公链的技术坚守与合规发展之路

高性能公链的技术坚守:专访Conflux创始人龙凡

5月15日,在香港举行的"砥砺乾坤 · 潮涌香江"数字金融与生态发展大会上,某公链项目创始人龙凡教授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位清华校友、麻省理工博士、现任多伦多大学教授,过去几年几乎淡出公众视野,默默带领团队推进作为中国唯一合规公链的技术探索与全球拓展。

面对RWA热潮、Memecoin狂飙、稳定币加速深入发展,区块链的时代节奏比以往更快。该公链是如何在其中保持技术定力?作为唯一合规的华人公链,其合规身份背后是怎样的长期思维?

在本次专访中,龙凡教授首次系统分享了他的路径选择、对行业趋势的独立判断,以及对年轻开发者的建议。

创业初心与技术根基

Q: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您有多重身份,如果介绍自己的话,您希望大家最先记住的是哪一个身份?为什么?

A:我是一个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你可以认为是大家常说的"科学家",这可能是一个最简单的,可以涵盖所有我做的事情的身份。不管是公链项目的创始人也好,还是之前在MIT学习,现在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其实都是这个身份的一部分,或者说这个身份成长的经历。

Q: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您的项目,你会怎么说?有没有一句话能让普通用户一下子就能记住您现在在做的事情?

A: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坚持做一个立足于中国或者亚洲的高性能的公有链,立志成为Web 3.0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会坚持去做的事情。

Q:这个定义是18年就开始确定的吗?还是团队一直逐渐探索了七八年到现在探索出来的一个结果?

A:我们团队18年就是这样想的。按照时髦的话说的叫做"不忘初心",一直在坚持这样做。

Q:目前您的项目与"稳定币"和"支付"相关,所以和其他公链相比,在稳定币和支付这一块,有什么比较大的优势?

A:我觉得我们技术方面最大的一个优势是:我们的整体技术架构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性能的TPS。我们的网络能够支持3000-6000的TPS,而且确认时间也非常的快。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没有牺牲节点的个数,也没有去牺牲安全性的情况下达到的。

这是我们在技术上的一大优势,而且已经经受了长期验证。比如,我们的主网上线以来始终保持零安全事故,体现了架构的稳定性与可信度。我们在做的事情立足于我们独特的市场或者行业地位,专注于我们更擅长去做,或者说应该我们去做的事情。大家有看到我们积极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等方向,我们也聚焦和中国电信合作BSIM卡。你可以将BSIM卡理解为一个区块链世界的入口,它是我们连接现实应用场景的关键通道。

其实这些都是在说明,相对于其他公链,我们作为发源于中国、目前国内唯一合规的公链平台,能够做什么事情,以及我们在这个位置上的独特优势,也确实为我们链上生态带来应该不一样的优势和变化,这个是我们为什么专注于这些事情的原因。

合规不是"争取来的",而是"长期信念+路径选择"

Q:日前,您跟合作伙伴签署了面向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场景的战略合作协议。我现在比较想了解,会上提到的诸多落地场景中有哪些是您认为能够较快落地的?

A: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其实在会议上发布的内容,都是在接下来一个月或几个月内会有明确进展的项目,具备可预期的落地路径。

比如说目前在推进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我们的生态伙伴从合规等各方面已经一切就绪了。现在还在洽谈的主要方面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把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以更好的方式发布出来,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同时应用到这些场景中去。所以接下来很快就会有合规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我们链上运行,然后我们也会推出一系列的生态方案,去帮助这个项目扩大影响力。这会是我们接下来公链发展战略的一个优先方向。

第二个是BSIM卡,整个技术的研发过程不只是软件层面的研发,还包括了和电信运营商、制卡供应商之间的整体配合,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些事情并不完全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但是很高兴的是,最近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协调的工作基本结束,我们预计可以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在中国电信的一些海外的市场上会推出一个或者几个BSIM卡,能够让用户真正用上BSIM的卡。如果效果达到预期,可以期待更多的推广,甚至有可能跟其他的运营商也合作推广。会议上发言的有东信和平,全世界最大的几家信用卡的制卡商之一。他们其实是有动力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可能的试点,未来在这个方向加大投入。

Q:实际上,您的项目是当前少数在合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公链项目之一。不仅在中国内地积极推进落地,也在香港乃至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这样的身份和定位是相当特殊的。您是否认为,这样的路径可以为整个行业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即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完全有可能在合规框架下,走出一条兼具国际化与本地化的发展道路?

A:我们一直坚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路线,传递出来的信号就是在告诉大家合规这件事情是可能的,可以去这样坚持。

现在我们成为中国唯一合规的公链,其实是有它的历史成因的。这不是说我们去争取来的,而是说在之前的一波监管和政策中,大部分团队主动就放弃了这件事情。很多是出于短期策略上的考虑,比如说在中国做合规、去保持和监管的沟通成本太高,那就迁移到新加坡,这个是很多团队的选择。正因为我们坚持合规发展的路径,所承担的合规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这也意味着在很多决策上,我们必须更加克制。例如,我们无法随意发行新的Token。

还有另一个方面是,很多人之前并不愿意去尝试这件事,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没有必要尝试。但我们一直相信这件事是有可能实现的,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哪怕在过程中牺牲一些短期利益。我们始终相信,从长期来看,这件事是有很大价值的。

同时,我们的想法也比较自然。因为我们核心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毕业于清华,也有一些曾在海外留学的科研人员。大家本身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技术导向、正经严肃的事。我们会想,为什么我们非得流亡海外?是可以坚持走出一个正常发展的路径的。我们始终相信,在合规这件事上,并不是完全无法与监管沟通的。我们愿意去尝试沟通、探索什么是可以做的。实际上,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监管并不是完全无法交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监管机构也有他们的立场和考量。但只要彼此愿意沟通,双方的逻辑和理由就有可能逐步讲清楚,最终找到一个彼此理解、能够继续推进的解决方案。

Q:其实您的项目最近也在香港有积极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香港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比如说政策会不会支持力度更大?环境会不会更宽松一点?

A:首先,香港现在可以被理解为区块链的"特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中国面对一个既看得到机会、又伴随巨大风险的全新事物时,往往会选择先设立一个特区进行试点。区块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而香港恰好承担了这个角色。因为区块链它带来的一些金融侧的风险,比如资本流动、跨境监管等问题。对于国家来说,可能在香港这个本来就资本开放的地方,试点起来会更加没有压力,这就是目前香港的定位。你可以认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在香港,各种各样的应用都能合法,而且不用担心各种政策风险。这种环境直接带来了一个明显的结果:相比于内地,香港的合规成本要低得多。

事实上,我们是从行业的特性出发来看这件事的。现在行业正处于一个窗口期。不只是中国,全球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是分布式办公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哪里"和"项目注册在哪里"往往是两件分开的事。你会看到,最近很多项目无论团队成员身处何地,都选择将项目注册在香港。原因很简单:一旦成为"香港项目",推进合规就容易得多,也不太容易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从这个角度讲,香港正处于一个天然的政策红利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窗口。

当然,最近我跟业内的人聊天,香港现在也有一定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主要来自于美国以及其他海外地区。其他地方对于区块链这个事情步子迈得是很快的。虽然香港政策已相对开放,但香港本地也在反思:现有的政策力度是否仍然过于保守?如果继续维持当前的节奏,未来可能仍然会错失一些关键机会。这或许也是未来香港在政策上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加快的方向。

RWA是进化,Memecoin是人性:区块链世界的两极生存法则

Q:我们注意到,您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接受专访了。因此也特别希望借此机会,听您聊聊过去这几年整个行业所经历的变化。比如,您如何看待近期备受关注的RWA板块以及此前Memecoin引发的市场热潮?您和团队是如何判断一个赛道是"趋势"还是"泡沫"的?此外,面对热点不断切换,您的项目是否会选择主动追逐某些市场热点,还是坚持自身既定的技术和战略路径?

A:首先,我一直是这么看的,RWA不是泡沫,稳定币也不是泡沫。它们本质上代表了整个行业在突破监管障碍、突破现有框架限制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叙事方式,以优化自身的发展路径。这件事本身是有意义的,是人类在更好地利用区块链技术过程中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以前我们聊"稳定币",现在我们更多的聊"RWA",但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概念不断扩展、叙事不断演进。可以理解为,行业内部的人在不断修正和升级叙事,用更容易被外界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重新解释区块链应该如何被应用。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泡沫。

其实外界对这些概念的接受程度,是随着时间和社会语境变化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就拿稳定币来说,最早的时候没人看好稳定币,觉得它只是炒币人无法出金时的一个替代手段,但如今,再也没人这么说了。当你发现稳定币已经是美国国债的前十大买家的时候,已经说明,它的使用场景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加密

RWA4.5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StealthMoonvip
· 07-26 03:32
有大佬也顶不住出山了咯
回复0
SignatureVerifiervip
· 07-25 11:17
嗯……从技术上讲是合理的,但在我看来,安全验证指标不足。
查看原文回复0
DAOplomacyvip
· 07-23 18:34
嗯... 路径依赖吗?
查看原文回复0
薛定谔_钱包vip
· 07-23 04:05
真牛比 每天默默搞技术
回复0
LiquidityNinjavip
· 07-23 04:04
在合规牌照的庇护下躲了这么久
回复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7-23 03:58
咱公链这么牛咋没赶上大牛市
回复0
空投资深收割机vip
· 07-23 03:42
龙哥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
回复0
HodlTheDoorvip
· 07-23 03:38
怎么都搞合规 有意思吗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