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Pump.fun发币引争议:400亿估值能否经受市场检验
Pump.fun发币热潮背后:收益与风险并存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最受关注的代币生成事件(TGE)莫过于Pump.fun的发币。这场备受期待的发行从6月开始酝酿,在各种预期和质疑声中持续发酵,直到7月12日终于如期而至。尽管市场对其400亿美元估值存在诸多质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投资者的热情依然高涨。公募环节在短短12分钟内就迅速售罄,甚至有投资者因未能参与而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
就目前来看,Pump.fun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上线后价格呈现稳步上涨态势,今日更是实现了首次使用手续费进行代币回购。但币价能否长期维持仍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Pump.fun无疑是本轮牛市中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它成功将MEME代币推向了新的高度,其公平发行理念和简便操作方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发行模式的高门槛。只需3美元就能创建一个代币的诱惑力,即便在MEME热度减退的当下仍然保持着极强的吸引力。
从机制上看,Pump.fun没有预售和私募环节,全程由智能合约定价,还设置了自动上币流程,这些创新设计广受市场欢迎,也使其成为了本轮市场中最强劲的"印钞机"之一。
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Pump.fun已累计发行1144万枚代币,使用地址超过2200万,实现总收入近7.2亿美元。单日最高手续费收入达543万美元,单日收入峰值更是高达1588万美元。可以说,本轮MEME市场的红利几乎被Pump.fun一网打尽,并进一步推动了Solana生态的发展。
然而,这样一个以MEME起家的项目突然宣布发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6月,有消息称Pump.fun计划通过代币销售融资10亿美元,估值达40亿美元。7月10日,Pump.fun正式宣布将于7月12日启动原生代币PUMP公募,计划发售1500亿枚代币,单价0.004 USDT,占总供应量的15%。
但与之前的期待相比,实际发币时市场反应却显得较为冷淡。争议主要集中在40亿美元的估值上。要知道,近期在纽约上市的稳定币巨头Circle估值也仅70亿美元左右。一个链上博彩平台却要40亿美元估值,甚至超过了大多数DeFi蓝筹项目,让市场普遍认为其透支了流动性。
更关键的是,当前市场环境已大不如前。除了近期比特币等主流币种走强外,大多数山寨币和MEME币表现低迷。从交易量就可窥见一斑,Pump.fun在1月23日创下544万美元的日交易量峰值后,呈现断崖式下跌,近期日交易量仅维持在70万美元左右,较高点跌幅达87.2%。单日代币创建数量也从7万的高点降至3万左右。代币"毕业率"更是低得惊人,从2024年的1.6%降至目前的1%以内。这些数据表明,MEME市场正在降温,用户热情也在快速消退。
另一方面,市场规模虽在萎缩,但竞争对手却在崛起。曾经独占鳌头的Pump.fun,最近也面临压力。以BONK为代表的对手letsbonk.fun发展迅猛,多次在代币发行数量上超越Pump.fun,一度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虽然Pump.fun迅速反击,但两者竞争仍然激烈,Pump.fun的龙头地位受到了挑战。
在种种因素影响下,Pump.fun的40亿美元估值遭到了严厉质疑。6月发币传闻后,Solana生态中的热门MEME币大幅回调,资金快速流出。有业内人士直言此次ICO更像是退出流动性而非长期发展计划,有分析师甚至指出Pump.fun正在进行一场彻底的"收割行动"。
有趣的是,Pump.fun联合创始人alon曾在2024年3月表示每一次预售都是骗局。而如今Pump.fun却恰恰采用了预售的形式发行代币,令人啼笑皆非。此次代币发行募集总供应量的33%,其中面向机构的私募轮占18%,公募轮占15%,所有代币在上线首日全额解锁。
尽管行业人士普遍不看好,但支持者和机构似乎另有看法。公募环节仅用12分钟就完成了5亿美元的募资目标,包括多家大型交易所在内的机构都参与其中。据数据显示,参与官网预售并完成KYC的钱包地址为23,959个,成功买入的地址为10,145个,平均申购额44,209美元。小额用户是主要参与群体,有5,758个用户申购额在1000美元以内,而申购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地址数为202个,显示出机构的浓厚兴趣。
整个过程完美诠释了加密货币市场特有的"口嫌体正直"现象。由于部分交易所在公募环节出现技术问题导致用户难以完成申购,甚至引发了一些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不满。对于Pump的后续表现,社区也产生了较大分歧,一派认为估值过高,热度退去后必将崩塌,另一派则认为Pump作为MEME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具备完整的收入逻辑和认知基础,不会轻易暴跌。
从现阶段来看,乐观派似乎暂时占据上风。7月15日上线后,Pump虽短暂从0.0065美元跌至0.0042美元,但随后开始上扬,现报0.0066美元,较0.004美元的募资价格上涨55%,充分显示了发行的成功。
当然,这部分涨幅也不无表演成分。据链上分析,Pump.fun在发币后开始用手续费收入回购PUMP。过去7小时内,将187,770枚SOL的手续费收入用于购买PUMP。目前已使用111,953 SOL(约183万美元)购入30.4亿枚PUMP,均价0.006美元。回购虽能支撑价格,但也难免给人左手倒右手之嫌。不过对持有者而言,只要能拉升价格,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好事。
无论是退出流动性还是单纯为了发展,Pump.fun的估值争议折射出当前市场现状。曾以流动性著称的MEME正陷入困境,爆火的注意力经济似乎逐渐成为伪命题。如今连最具代表性的应用都走上发币之路,或许预示着叙事即将结束。MEME未来走向如何,PUMP代币将成为一个风向标。市场对其的押注将成为对注意力经济价值的一次有效检验。若代币持续上涨,至少说明市场认可其定价;若大幅下跌,则可能引发对MEME市场本质的反思,并可能带来更多抛售情绪。这或许也是Pump采取回购策略的原因之一。
那么,Pump.fun发币究竟谁是赢家?毫无疑问项目方是最大受益者,公募与私募参与者目前也获得了不错回报,短期做多的投资者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但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项目方能将币价稳定在什么水平?这些都是未知数。有巨鲸已开始落袋为安,某投资者通过5个钱包花费500万USDC参与公募,买入12.5亿枚PUMP,今日以均价0.0067美元全部卖出,获利341.6万美元。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当前市场环境的好转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EME代币。以太坊叙事强劲,带动主流代币持续上涨,进而推动以太坊生态中的优质项目爆发。例如ENS今日涨幅超18%,创下今年2月以来新高。长远来看,尽管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强,但可预见的降息政策已在路上,山寨币市场或将迎来一波小高潮。MEME则可能呈现两极分化,优质项目受益于板块轮动而上涨,其他项目则可能因流动性被抽离而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按此发展路径,虽然MEME作为一种类似彩票经济的存在将会长期存在,但再难掀起如2024年那般的资金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