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中国区块链监管沙盒:赣州香港先行 监管创新仍待深化
区块链"监管沙盒":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监管沙盒"概念起源于2015年3月的英国。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将其定义为一个"安全空间",允许金融科技企业在宽松环境下测试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监管机构也可以尝试新的监管方式。这一做法随后被全球多国效仿,包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
中国也开始了"监管沙盒"的探索。其中,江西赣州和香港的实践最为引人注目。
2017年7月,江西省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启动,这是中国大陆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监管沙盒"。该园区鼓励区块链技术和金融应用创新企业入驻,并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园区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倡议进行区块链备案等。
香港于2018年11月1日宣布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沙盒"。香港证监会计划分两个阶段探索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作情况,以决定是否应该进行监管。第二阶段将持续至少12个月。香港证监会表示,如果认为应当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实施监管,可能会向交易所发放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赣州和香港的"监管沙盒"存在本质差异。香港的模式与国际接轨,由最高监管机构推行,政策实验目标明确。而赣州的模式更像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孵化园区,是地方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深圳、泰山等地也有类似"监管沙盒"的尝试,但这些项目多由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牵头,缺乏政府或监管机构的直接参与。严格来说,这些项目更像是"产业沙盒"或普通的产业园区。
真正的"监管沙盒"应该连接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在特定范围内尝试适用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新政策。物理空间并非核心,关键在于"监管"本身。
目前,中国内地城市对"监管沙盒"的探索仍在起步阶段,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距离。许多城市打着"监管沙盒"的名义,实际上更多地在进行园区孵化。这种做法对推动监管机制与金融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实质意义有限。
未来,如何真正实现监管创新,使之能够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相匹配,仍是中国区块链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