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稳定币解析:价值、机制与风险 全球市值突破2300亿美元
稳定币解析:价值、机制与监管
加密货币领域中,稳定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其独特价值不仅体现在加密资产交易的媒介功能,更在跨境支付结算等传统金融场景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稳定币流通市值已达2367亿美元。包括一些顶级资管机构,以及欧盟、新加坡等主权经济体正加速布局稳定币这一领域。某稳定币发行商近期也已正式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预计以50-70亿美元估值上市,成为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一、稳定币的定义与应用场景
稳定币是一种理论上能够长期保持在某一特定价格的加密货币,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特定机制维持币值的相对稳定。需要明确区分的是,由主权国家货币当局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并不属于稳定币范畴。
稳定币的出现主要解决了加密货币世界中的价值储存问题。投资者可以通过使用稳定币购买想要投资的加密货币,在投资盈利或亏损后将对应的加密货币换回稳定币,从而锁定收益或损失。
除了加密货币市场之外,稳定币还广泛应用于DeFi(去中心化金融)、跨境支付结算等领域。在传统跨境支付领域,资金流转仍然高度依赖银行体系,面临流程繁琐、成本高昂、结算时间长等问题。稳定币的出现正在重塑跨境支付行业的格局和生态,展现出显著的效率和成本优势。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稳定币已成为其生态运转的基石资产。作为DeFi协议中重要的价值媒介,稳定币为各类去中心化平台提供稳定且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还通过其低波动性特征,进一步优化了DeFi平台上交易与借贷的经济模型。
二、主流稳定币分析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稳定币,按照其抵押的实物资产类别可以分为:法定货币抵押的稳定币、加密货币抵押的稳定币、实物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以及基于算法的稳定币。
(一)法定货币挂钩稳定币
USDC
USDT
尽管USDT在合规性和审计透明度方面存在短板,但其依然保持高流通市值,主要得益于其在加密生态系统中构建的完整生态和网络效应。USDT在合法交易场景和非传统应用场景中的双重渗透能力,以及其先发优势带来的用户粘性,使其目前仍难以被轻易替代。
(二)加密资产挂钩的稳定币
(三)实物资产挂钩的稳定币
此外,某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BUIDL代币也是一种新兴的实物资产挂钩稳定币,其底层资产包括美国国库券、债券等短期证券。
(四)基于算法的稳定币
算法稳定币通过复杂的智能合约算法来维持其价值与参考货币挂钩。由于其稳定性过度依赖算法设计和市场条件,容易在极端情况下失去币值锚定。2022年5月发生的某算法稳定币暴雷事件暴露了此类稳定币的致命缺陷,导致整个市场对算法稳定币的信任基础瓦解。
三、稳定币的风险与展望
稳定币的价值根基建立在双重支撑之上:一是锚定的实物或数字资产作为底层保障,二是市场共识驱动的流通性与信任机制。共识决定了稳定币的使用范围和流动性,而储备资产是否充足与其抗风险能力直接关联。
然而,稳定币的"稳定"属性并非绝对。当市场共识出现裂痕或储备资产遭遇系统性风险时,稳定币可能面临币价波动甚至脱锚的风险。为了应对可能遭遇的极端风险,保护稳定币持有者的合法权益,相关的监管框架与技术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