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你還在跟著KOL炒幣?他們喊的SHAR幣暴跌96%,社群氣炸喊:還錢
昨晚,Solana 生態迷因項目 $SHAR 今日上線後價格一度接近 0.06 美元,市值觸及 4,000 萬美元區間。隨後鏈上偵探 ZachXBT 發文指出,該項目涉及「陰謀集團」和 KOL 操盤,根據這份洩露文件的消息,該項目聲稱有 50 位「一級」 KOL 加入。
圖源:Odaily 星球日報
ZachXBT:Solana 生態迷因項目 $SHAR 涉陰謀集團和 KOL 操盤
此消息一出,各大迷因社群第一時間並沒有被這次 FUD 影響,似乎反倒認為能擁有這樣的陣容,足夠有說服力,推動市值迅速升至 5,000 萬美元。
在 FOMO 情緒的推動下,$SHAR 的市值一度逼近 6,000 萬美元。然而,到淩晨兩點時,市值驟跌近半,降至 2,400 萬美元;接著在買盤湧入後,市值又回升至 4,300 萬美元,直到淩晨五點,市值再次從 4,000 萬美元急劇下跌到 300 萬美元,目前市值 350 萬美元。
圖源:Odaily 星球日報SHAR 價格走勢
市值從 4,000 萬跌到 300 萬美元,到底誰砸的盤?
據鏈上數據顯示,CHj3vHyMhF6DF3VkwhzgK833o7uvsN7CrPVyUdmbFo5E 地址在不到 2 分鐘的時間從 100 多個地址中歸集了 5 億枚 $SHAR,隨後一筆賣出,獲利近 2 萬個 $SOL,價值超 300 萬美元。該筆賣出直接將 $SHAR 項目的流動性池子掏空,市值從近 4,000 萬美元暴跌至 300 萬美元。
同時,據 Bubblemaps 監測,之前 60% 的 SHAR 被歸集並分散到 100 多個地址,這表明 SHAR 項目方為了操縱市場價格,通過在不同地址間轉移代幣,製造出活躍交易的假象,以吸引散戶的關注。
圖源:Odaily 星球日報Bubblemaps 數據
被鏈上偵探 ZachXBT 爆料後部分 KOL 回應
在鏈上偵探 ZachXBT 爆料 SHAR 背後的「陰謀集團」成員後,部分被爆料的 KOL 第一時間作出了回應:
0xSun:「服了,SHAR 我睡前還抄了兩筆,居然直接 RUG,這個項目我確實接了合作,但是我選擇合作的原因是一開始看過資料後覺得這個項目比較靠譜,也存在賺錢機會,而不是單純為了推廣費用」;
joji:「我根本沒有參與這個項目宣佈,SHAR 團隊在沒有跟我聯繫的情況下把我加入其中,並且我也要求他們把我從中刪掉」;
Wizard Of SoHo:「今天我給名單中 4 個 KOL 發資訊,告訴他們不要做推廣這個項目,因為他們是騙子團隊」;
PattyIce:「我並沒有在貼文中提過 SHAR」。
針對鏈上偵探 ZachXBT 對 $SHAR 宣傳所提及的 KOL,部分 KOL 表示回應,否認自己是 $SHAR 背後「陰謀集團」的成員,而另一部分 KOL 則否認參與 $SHAR 的宣傳活動。
社群情緒
對於本次 SHAR 項目引起社群對迷因幣背後的「陰謀集團」的探討褒貶不一:
「看到這種瞬間交易量暴漲的迷因項目,管它是不是陰謀集團發的,早期沒上就換下一個,錯過總比套牢罵街強」;
「 一如既往那些 KOL 已經風險提示過了。 所以,這不會影響他們繼續封神下去」;
「並不 FUD 這種類型的項目,至少人家是正兒八經能把幣價拉起來的,即使你不是陰謀集團的一員,早期上車也有賺錢的機會,總比現在 VC 幣開盤就一瀉千里的好」。
......
同時,由於短時間「陰謀地址」直接將 $SHAR 的池子掏乾淨,導致很多高位接盤的散戶資金瞬間歸零,一時間社群中充滿了怨氣,甚至建立了維權群試圖得到賠償:
「可以接受 PVP,但絕不能容忍 RUG」;
「雖然賠付的希望不大,但是真的想搞這個項目方」;
「項目方掌控私鑰的是俄羅斯人,因為聯繫過部分交易所上幣,目前已經失聯」;
「項目方雖然對 KOL 說要賠付,但是基本不可能,散戶找 KOL 維權讓 KOL 賠付也不可能,目前最優解需要和 CLS 溝通」。
也有社群成員總結,類似的「陰謀集團」發布的迷因項目有以下幾個特點:
分布時間在晚間,甚至淩晨;
短時間內出現大量單筆高成交金額,使得幾小時交易量超過一億美元;
發布的迷因項目蹭目前熱度題材、話題;
社交媒體中「暴富」神話刷屏。
機會一直在。因此,對於交易量暴漲、社交討論熱度爆火的迷因項目,要麽在「無人問津」的時候你已參與,要麽在「人聲鼎沸」的時候投入能承擔風險的資金,這樣你才能在這個市場中活下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原文作者:Asher,Odaily 星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