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川普強強聯手 政商利益糾纏大選

馬斯克與川普的政治聯姻:利益驅動下的大選博弈

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馬斯克出人意料地堅定支持川普。不僅在第三季度投入7500萬美元競選資金,還在公衆平台積極爲其拉票,甚至發起了彩票抽獎項目來動員羣衆支持。馬斯克的付出可謂竭盡所能。

對於一個有巨大影響力和爭議的企業家來說,如此明確的政治立場並非明智之舉。在結果未知的大選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那麼,是什麼讓馬斯克願意冒這樣的風險全力支持川普呢?

ALL IN 川普,馬斯克的"美國大選"生意經

馬斯克對川普的大力支持

川普在演講中表示馬斯克給予了他最好的支持。這份支持確實非同小凡。

在資金方面,馬斯克向支持川普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7500萬美元。雖然略低於市場預期,但仍是除川普堅定支持者阿德爾森之外的最大捐贈者。考慮到川普此次大選籌款困難,這筆資金無疑雪中送炭。

除資金外,馬斯克還利用自身影響力爲川普造勢。他在X平台舉辦了獨家訪談,爲川普提供發聲機會。此後兩人關係愈發密切,在公共宣傳上配合默契。

10月,馬斯克參加了川普的競選集會並發表演講。近期他還推出了百萬美元抽獎活動,呼籲選民支持言論自由和持槍權。雖然表面上只是請願活動,但明顯意在吸引川普支持者。

盡管這些行爲可能涉嫌違規,但馬斯克仍在繼續推進。對於本次大選,他已付出了巨大代價和努力。

ALL IN 川普,馬斯克的"美國大選"生意經

從對立到同盟:馬斯克與川普的關係變遷

回顧過去,馬斯克與川普的關係並非一直如此融洽。

2017年川普就任總統後,曾邀請馬斯克擔任白宮顧問。但因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兩人關係破裂。此後馬斯克倒向民主黨,與川普多次在社交媒體上互相攻擊。

2022年,馬斯克公開批評川普應該退出政壇。川普則諷刺馬斯克的企業依賴政府補貼,稱馬斯克曾向他下跪求助。

然而不到兩年,兩人就重歸於好。馬斯克解釋稱,支持川普是因爲當前民主黨的理念與他不符。但僅憑理念很難解釋如此巨大的轉變,其中利益因素才是關鍵。

馬斯克與民主黨的關係惡化始於拜登政府對特斯拉的態度。2021年拜登舉辦電動車峯會時,邀請了多家車企但唯獨排除了特斯拉。此後,馬斯克旗下公司成爲多項監管調查的目標,補貼也不再容易獲得。這讓馬斯克倍感失望。

與此同時,SpaceX等公司與政府籤訂了大量合同。但美國航空局近期對SpaceX發起罰款,司法部也起訴其僱傭政策存在歧視。這些監管壓力讓馬斯克感到不滿。

在個人生活方面,馬斯克認爲民主黨的意識形態過於激進。種種因素疊加,最終促使他轉向支持共和黨和川普。

ALL IN 川普,馬斯克的"美國大選"生意經

支持背後的利益交換

馬斯克支持川普,顯然是基於某種承諾。盡管川普此前並不支持電動車,但在與馬斯克結盟後態度有所軟化。

川普透露,若當選將在政府中給予馬斯克職務。具體來說,是設立一個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委員會",負責審計聯邦政府並提出改革建議。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引入外部專家提高政府效率。但實際上,這個職能可能涉及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爲長期獲取政府合同的企業家,馬斯克在這個位置上極易存在利益衝突。

對川普而言,選擇馬斯克作爲盟友也有其考量。上任時作爲政治新人的川普,此次吸取教訓開始培養更適合自身的政黨班底。馬斯克的影響力和商人背景恰好符合川普的需求。

而對馬斯克來說,在根深蒂固的民主黨中很難獲得重用,但在川普陣營中則更有機會施展抱負。兩人一拍即合,從對立變成了同盟。

不過,這種聯盟也給馬斯克帶來了風險。他多次提到自己被暗殺的可能性上升,這既是擔憂也是向民主黨傳遞信號。對馬斯克而言,此次大選已是不成功便成仁之舉。

目前來看,川普的選情較爲樂觀。但結果尚未可知,馬斯克和川普這對利益盟友,無疑已被綁在了同一條船上。他們能否攜手共贏,還需拭目以待。

ALL IN 川普,馬斯克的"美國大選"生意經

ALL IN 川普,馬斯克的"美國大選"生意經

TRUMP-6.6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半仓就跑vip
· 08-13 16:40
富豪都疯了吧,啧啧
回復0
GasFeeTearsvip
· 08-13 16:39
大佬这波硬刚牛啊
回復0
Pump策略师vip
· 08-13 16:38
支撑位7500w刀? 多头风险过大,不跟风不接盘
回復0
NFTragedyvip
· 08-13 16:38
谁真实谁演戏还不一定呢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