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顧着發項目,加密創始人如何玩轉推特?

撰文:Kunal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過去一年,我一直沉浸在加密推特(現在的 X 平台)中。在此,我想分享我認爲對打造個人品牌品牌有用的一些想法。

TLDR:

保持真實:在這個充斥着 AI 生成內容的世界,真實最有力量

保持一致性:每天活躍,推特平台會獎勵積極用戶,打造個人品牌需要很長時間

善用數據:將互動量和曝光量作爲反饋循環,在有效的內容上加大投入,摒棄無效內容

基礎操作

立即開始發帖:每天至少 1 條推文,推特喜歡活躍用戶,這能確保你的內容在走紅時獲得更多推送

開通高級訂閱會員(這還用說嗎,非高級會員在推特上就像 NPC 一樣):最好是高級加強版,這樣你可以撰寫長文(比如本文),還能獲得回復率提升

清晰的個人簡介:包括當前職位、1-2 個過往職位和專業領域

頭像:要麼是精美的頭像照,要麼是 NFT,並且在不同平台保持一致

關注數與粉絲數的比例(關注的人要比粉絲少)

頭像和封面圖要在視覺上協調美觀

如果你的項目有 Twitter 認證標識:爲項目申請 Twitter 附屬徽章(對品牌建設有好處,雖不會直接提升算法推薦)

置頂一條關於你正在打造的項目的推文

發帖內容不止於加密貨幣:偶爾分享你的喜好、日常觀察等,不要把自己變成廣告牌

團隊魅力:鼓勵整個團隊發帖並互動,讓你的團隊和品牌帳號放大你最優質的帖文

團隊的品牌一致性:讓你的項目在視覺上具有辨識度,比如相似的頭像 / 視覺元素

Nillion 的眼罩標識

加入活躍的 NFT 社區:積累聲望,使用熱門 NFT 作爲頭像,參與社區互動

將表現好的推文在 6-8 小時後轉發(出現在新的時區)

視頻內容:如果你能創作短視頻內容,這在加密推特上是個捷徑;這裏滿是文字,視頻內容的門檻很低。

在會議上分享你的推特帳號:這能幫助你獲得一些新粉絲,跳出當前的圈子

找到你的細分領域:你希望因某一項擅長的事被記住。

保持一致性

打造個人品牌需要時間。受衆增長初期通常很緩慢,後期會加速。

不要成爲 「推銷員」

不要只發布關於自己項目的內容,不要變成廣告牌,首先你要像個真實的人。

一個值得參考的比例是 4:1,在推特上,尤其是加密貨幣領域這種 「狂熱」 羣體中,每發 1 條推廣內容,就要搭配 4 條有價值或有趣的內容。

推廣時,要講究技巧。沒人在乎你在打造什麼,他們在乎的是 「能用它做什麼」,它能爲他們帶來什麼價值?蘋果推銷 iPod 時,不會說 「512MB 內存」,而是說 「把 1000 首歌裝進口袋」。

幾個基礎的算法技巧

不要用標籤(拜托,現在不是 2012 年了)

第一條推文千萬不要放連結,推特會大幅降低這類內容的優先級。如果需要,放在線程的第二條推文中。

嘗試推特平台的新功能 :直播、文章、長文等。推特會優先推薦新格式的內容

成長框架(0 到 10 萬粉絲)

這部分內容引用自推特用戶@alexonchain

Level 1(0→100 粉絲):搭建基礎

核心邏輯:冷啓動階段,先靠 「強關係 + 個人基礎建設」 破冰。

關鍵動作:

撬動身邊人脈(朋友、熟人),把 「0 粉絲」 這個尷尬數據打破,先有第一批 「種子用戶」;

把個人資料(頭像、簡介、背景等)清晰化,讓人一眼知道 「你是誰、能提供啥價值」;

別想着 「走捷徑、搞大規模」,先參與小社群、輸出價值、積累弱連接(比如在興趣圈子裏活躍),耐心等第一批粉絲攢起來。

Level 2(100→1000 粉絲):擴大社交圈

核心邏輯:從 「強關係」(朋友)拓展到 「弱關係」(同好、小博主),靠 「真實活躍 + 差異化」 圈粉。

關鍵動作:

保持 「真實、有趣、有料」 的狀態,別裝!平台上大家更願意關注 「活生生的人」,不是刻板的 「人設」;

主動連接真正能支持你的人(比如同領域小博主、目標受衆),別亂蹭,找 「價值觀 / 興趣匹配」 的;

去互動那些領域內的中小博主(不是頭部大 V,而是和你粉絲量接近、內容優質的),互相借力;

找到自己的 「差異化」(比如別人寫乾貨,你用故事講乾貨;別人嚴肅,你幽默),慢慢讓內容有記憶點。

Level 3(1000→10k 粉絲):用內容破圈

核心邏輯:基礎盤穩了,開始靠 「優質內容 + 更大範圍連接」 突破。

關鍵動作:

把精力往 「高質量、獨特內容」 傾斜(比如深度乾貨、獨家視角),讓現有粉絲當 「傳播燃料」(他們覺得好,會主動轉發);

從 「互動中小博主」 升級到 「碰瓷大帳號」(比如在大 V 評論區輸出有價值觀點、合作互動),借大 V 流量池曝光;

繼續瘋狂 「攢關係」,別停!不管是同領域創作者、潛在受衆,多互動、多連接,關係網越密,傳播路徑越多;

內容、互動保持 「一致性」,別今天發美食、明天發科技,讓粉絲對你的 「定位」 越來越清晰。

Level 4(10k→100k 粉絲):定義個人風格

核心邏輯:粉絲量變大後,「聚焦 + 拒絕水互動 + 創新內容形式」 才是長久之計。

關鍵動作:

all in「你真正感興趣 + 數據驗證有效的內容」(興趣驅動才能持久,數據驗證說明受衆買單),別爲了流量亂追熱點、丟了自己;

拒絕 「低質量互動」(比如爲湊數亂評論、買僵屍粉),這些會稀釋你的 「個人特色」,讓粉絲覺得你 「很水」;

創新內容形式(比如別人寫圖文,你做播客;別人搞直播,你做互動遊戲),把 「獨特內容」 變成個人品牌的 「護城河」。

Level 5(100k + 粉絲):保持初心與迭代

核心邏輯:粉絲量到頂流後,「別飄 + 持續創新 + 回饋粉絲」 是留存關鍵。

關鍵動作:

記住 「粉絲爲啥關注你」(比如你一開始靠 「講職場乾貨 + 真誠」 吸粉,別後來變成純廣告號),別丟了最初的 「價值錨點」;

永遠別停在 「舒適區」,持續升級內容(比如從 「職場乾貨」 到 「職場資源對接」「行業趨勢預判」),保持 「領域內最優質」 的競爭力;

別當 「高高在上的博主」,盡可能多和粉絲互動(比如翻牌評論、搞粉絲問答),讓他們覺得 「你沒變、還重視我們」,粘性才會高。

我該發些什麼內容?

記錄你打造公司的歷程:公開建設

與用戶交流 / 徵求建議:例如 ,「你最喜歡的錢包體驗是什麼」,用你的推特做調研和用戶反饋

創建定期系列:每週更新 / 本週完成了什麼?重復能創造價值

討論你對行業的願景,而不僅僅是你的項目,展現思想領導力

你的內容要麼有教育意義,要麼能帶來娛樂性,兩者都能傳遞價值

好的,技巧很棒,但我該從哪裏開始?

一些內容靈感

來源:@alexonchain

更多內容靈感

本部分內容引用自推特用@ishverduzco

你是誰?

你的故事是什麼?

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你的愛好是什麼?

你有什麼癡迷的事物?

你的性格是怎樣的?

你在網上的興趣愛好是什麼?

你最喜歡的創作者有哪些?

你普通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你在做什麼工作?

你的公司是什麼?

你在打造什麼?

它爲什麼重要?

和你的團隊一起工作是什麼感覺?

有沒有機會公開贊美你的團隊?

有什麼即將發布的產品或公司公告嗎?

最近有沒有達成什麼裏程碑,或者即將達成什麼?

客戶對你的產品有什麼評價?

你的公司歷程是怎樣的?

你擅長什麼?

有什麼事你比大多數人做得好?

你是如何變得擅長這件事的?

你爲什麼會被它吸引?

你能向新手解釋你所知道的嗎?

你對當前趨勢有什麼大膽的看法嗎?

在你的細分領域,你觀察到了哪些別人沒注意到的東西?

關於你的工作,你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關於你的工作,有什麼誤解嗎?

積極回復

在打造帳號的初期,回復優於發帖。當你與他人的推文互動時,你會更頻繁地出現在他們的時間線上

使用推特列表與優質帳號互動,減少噪音,每天積極回復他們

回復熱門的推文,熱門推文下的回復也能獲得大量曝光

爲你喜歡的頂級帳號開啓通知(可選,我個人討厭通知)

一定要回復你推文中的評論,推特喜歡對話,會優化滾動體驗

加入小團體(Telegram 聊天羣),在羣裏分享你的推文,獲得初始互動量助推

每天留出時間回復,用推特列表減少噪音

瀏覽時,收藏優質推文,作爲自己創作內容的參考

數據分析

將數據分析作爲反饋循環,重復使用並重新整理表現好的內容,摒棄表現差的內容

優化曝光量:更多曝光→更多個人主頁訪問→新粉絲

工具

Typefully:用於撰寫草稿和排期

ChatGPT:用於獲取推文靈感,或潤色文字;但是用 AI 獲取推文的框架,不要用它直接寫內容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