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R股價飆升背後:比特幣權益增長與長期投資邏輯

robot
摘要生成中

MSTR股價飆升,背後的投資邏輯值得深思

自年初以來,MSTR的股價從69美元一路攀升至上周的543美元高點,漲幅甚至超過了比特幣。值得注意的是,在比特幣因某些事件回調時,MSTR卻依然保持強勁漲勢頭。這一現象引發了對其投資邏輯的重新思考:MSTR不僅僅是借助比特幣概念炒作,而是有其獨特的運作模式和邏輯支撐。

MSTR的核心策略:發行可轉債購買比特幣

MSTR原本是一家專注於商業智能報表系統的公司,但該領域已逐漸式微。如今,MSTR的核心策略轉變爲通過發行可轉債籌集資金,大規模購入比特幣,並將其作爲公司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轉債簡介

可轉債是一種特殊的債券,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到期時獲得本金和利息,或按約定價格將債券轉換爲公司股票。

  • 如果股價大漲,投資者傾向於選擇轉股,導致公司股份被稀釋。
  • 如果股價表現平平,投資者可能選擇收回本金和利息,公司則需承擔相應的資金成本。

MSTR的運作邏輯

  • 利用發行可轉債籌集的資金購買比特幣。
  • 通過這種方式,MSTR不斷增加其比特幣持有量,同時提升每股對應的比特幣價值。

例如,根據2024年初的數據,每100股對應的比特幣從0.091個增長到0.107個,到11月16日更是達到了0.12個。

2024年前三季度,MSTR通過發行可轉債將比特幣持倉從18.9萬個增加到25.2萬個,增幅達33.3%,而總股本僅稀釋了13.2%。這意味着每100股對應的比特幣從0.091個上升到0.107個,比特幣持倉權益逐步提高。

最新進展

11月16日,MSTR宣布以46億美元收購了5.178萬個比特幣,使總持倉量達到33.12萬個。按此趨勢,每100股對應的比特幣價值已接近0.12個。從比特幣本位角度來看,MSTR股東的比特幣"權益"正在持續增加。

錯過MSTR這只大牛股,我的反思與認知升級

MSTR:比特幣市場的"金鏟子"

MSTR的運作模式類似於利用華爾街的槓杆來"挖掘"比特幣:

  • 不斷發行債券購買比特幣,通過稀釋股份增加每股比特幣持倉量。
  • 對投資者而言,購買MSTR股票相當於間接持有比特幣,同時還能享受因比特幣價格漲帶來的槓杆收益。

這種模式與龐氏騙局有些相似,利用新募集的資金來提升老股東的權益,不斷循環募資。

模式的持續性面臨的挑戰

  • 募資難度增加:如果股價停滯,後續可轉債發行可能變得困難,影響模式的可持續性。
  • 過度稀釋:如果股份增發速度超過比特幣增持速度,股東權益可能受損。
  • 模式復制:隨着更多公司效仿MSTR的策略,競爭加劇可能導致其獨特性消失。

MSTR的邏輯與潛在風險

盡管MSTR的運作模式有龐氏騙局的影子,但從長遠來看,美國大資本囤積比特幣具有戰略意義。考慮到比特幣總量僅2100萬枚,美國的國家戰略儲備可能會佔據其中300萬枚。對大資本而言,"囤幣"不僅是投資行爲,更是長期戰略選擇。

然而,目前MSTR的風險可能大於收益,投資者應謹慎行事:

  • 如果比特幣價格回調,MSTR的股價可能因槓杆效應而遭受更大跌幅。
  • 未來能否維持高增長模式,取決於募資能力和市場競爭環境。

錯過MSTR這只大牛股,我的反思與認知升級

反思與認知升級

回顧2020年MSTR首次大規模購入比特幣時,比特幣價格從3000美元反彈至5000美元。當時許多人認爲價格已經過高,而MSTR卻在10000美元時大量買入。結果比特幣一路漲至20000美元,證明了MSTR的遠見。

這次錯過MSTR的投資機會,讓我們意識到美國資本大佬的操作邏輯和洞察力值得學習。MSTR的模式雖然簡單,但反映了對比特幣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念。錯過投資機會並不可怕,關鍵是從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錯過MSTR這只大牛股,我的反思與認知升級

BTC-1.7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a5fa8bd0vip
· 07-30 17:29
杠杆拉满就是干
回復0
StableBoivip
· 07-30 17:23
玩杠杆玩这么6 这不炸天了
回復0
汤米老师vip
· 07-30 17:14
秋名山老司机又来啦
回復0
椰子丝半仙vip
· 07-30 17:13
散户还在玩币 早该上车mstr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