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穩定幣崛起 區塊鏈或迎來公共領域應用爆發
穩定幣的"GPT時刻":區塊鏈在金融和公共部門應用的新機遇
一、區塊鏈大規模採用的時機已到
2025年可能成爲區塊鏈在金融和公共領域應用的"ChatGPT時刻"。主要原因有:
美國監管機構對區塊鏈的支持立場預計將成爲改變行業格局的一年。這可能推動基於區塊鏈的貨幣更廣泛採用,並刺激美國私營和公共部門出現其他用例。
持續關注公共支出的透明度和問責制也是潛在催化劑。
這些變化建立在過去12-15個月的發展之上,包括歐盟MiCA法規、加密貨幣ETF發行、加密貨幣交易和托管的制度化,以及美國政府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
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公共部門和政府機構對區塊鏈的參與度有所提高,但仍落後於一些樂觀預期。
政府對區塊鏈的採用分爲兩類:賦能新的金融工具和系統現代化。系統通過整合共享帳本進行升級,以增強數據同步、透明度和效率。
穩定幣目前是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者,並開始影響全球金融流動。穩定幣的日益普及反映了對美元計價資產的持續需求。
二、穩定幣崛起與未來挑戰
穩定幣正在崛起
穩定幣是與穩定資產(如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美國監管的明確性可能推動其更廣泛接受。
美國政府似乎熱衷於促進在岸數字資產行業發展,這是其提升創新和效率的重點之一。
截至2025年3月底,穩定幣總價值超過2300億美元,是五年前的30倍。
預計基準情形下,2030年穩定幣總供應量可達1.6萬億美元,熊市和牛市情景分別爲0.5萬億美元和3.7萬億美元。
美國穩定幣監管框架將支持美國境內外對美元無風險資產的需求。到2030年,穩定幣發行者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可能超過目前任何一個司法管轄區的總量。
未來挑戰
非美國政策制定者可能將穩定幣視爲美元霸權工具。
中國和歐洲可能推動央行數字貨幣(CBDC)或本國貨幣穩定幣。
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政策制定者對美元化帶來的本地風險保持警惕。
預計未來幾年穩定幣市場仍以美元爲主,基準情形下2030年約90%以美元計價。
穩定幣存在擠兌風險,可能引發蔓延效應。2023年,穩定幣脫鉤約1900次,其中約600次爲大型穩定幣。
三、公共部門對區塊鏈的需求
信任和透明度對維護公衆對政府和機構的支持至關重要。
區塊鏈引入基於信任的去中心化公共部門數據管理方法。
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爲敏感公共數據提供防篡改記錄。
跨境活動,尤其是通過世界銀行等機構或人道主義援助項目支付國際資金,是區塊鏈的重要用例。
區塊鏈可爲復雜交易提供透明度,即使在金融機構運作不暢的偏遠或不穩定地區也是如此。
四、區塊鏈在公共部門的應用
公共支出與財政
區塊鏈可提高透明度、效率和問責制,同時減少對手動和紙質流程的依賴。
實時追蹤支出,降低腐敗風險,增強公衆信任。
智能合約可自動化招標、評估和合同授予流程。
簡化稅收徵管和合規流程,加強稅收徵管。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債券可實現更快、更透明地發行。
公共部門資金和撥款的發放
區塊鏈提供更有效的替代方案,簡化流程,增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
提高透明度,確保資金公平分配,減少腐敗和欺詐機會。
智能合約可自動化和保護分配流程。
世界銀行"資金鏈"倡議是跨境使用的良好示例。
公共記錄管理
區塊鏈爲公共記錄管理提供強大安全平台,確保關鍵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訪問性。
降低網路攻擊導致數據泄露的風險。
提高記錄的可訪問性和可用性。
新加坡OpenCerts平台是頒發和驗證防篡改學歷證書的成功案例。
格魯吉亞將土地所有權登記系統整合到比特幣區塊鏈中,改進了房地產相關交易的驗證。
人道主義援助
區塊鏈可簡化項目設計、資源分配和數據共享,避免重復工作。
重塑危機眾籌,提供透明去中心化的資金調動機制。
確保人道主義供應鏈的完整性,實現端到端可追溯性。
聯合國難民署使用Stellar區塊鏈分發人道主義援助,簡化財政援助發放流程。
資產代幣化
代幣化可釋放價值,提高效率、透明度和可及性。
政府可對債務工具進行代幣化,提高債券發行效率。
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資產可以數字代幣形式呈現,實現更高效追蹤、管理和融資。
歐洲投資銀行和瑞士盧加諾市已探索區塊鏈在數字債券中的應用。
數字身份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身份提供去中心化、防篡改的身分驗證機制。
將基本服務擴展到服務匱乏社區和無官方證件人羣。
自主主權身分確保個人擁有對其信息的所有權和控制權。
瑞士楚格市和巴西已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身份證。
五、公共部門區塊鏈應用面臨的挑戰
缺乏信任:許多區塊鏈解決方案仍處於實驗階段,未經測試。
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需要制定全球標準。
轉型挑戰:改造現有基礎設施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
監管問題:需要建立認可區塊鏈法律性質的監管框架。
應對濫用風險:非法使用加密貨幣規模難以量化。
變革阻力與公衆認知:區塊鏈可能被視爲威脅,公衆可能對其持懷疑態度。
結語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和公共部門的應用正迎來重要機遇。穩定幣的快速發展和公共部門對區塊鏈的探索,都預示着這項技術可能迎來"GPT時刻"。然而,要實現大規模應用,仍需克服諸多挑戰,包括監管、技術和認知等方面的障礙。未來,隨着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區塊鏈有望在提高透明度、效率和信任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