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數據:Web3價值重塑的金礦

robot
摘要生成中

鏈上數據:Web3的金礦

近期,我在社交媒體上零星分享了一些關於鏈上數據的看法,收到不少朋友的反饋,希望我能夠詳細闡述。於是有了這篇文章,也是對自己思路的一次梳理。距離上一篇文章已有半年之久,希望今後能夠更勤於輸出。

要點

  • Web2時代,用戶數據有價值,但不屬於用戶,價值也不與用戶分享。
  • 鏈上數據是一座金礦,應用越多,數據越豐富,金礦越大。
  • 在Web3時代,用戶的價值行爲終將獲得回報,數據價值的載體屬於用戶自己。

Web2的困境

在Web2世界中,用戶往往被鎖定在各個封閉的生態系統內:

  • 遊戲成就無法跨平台互通
  • 社交媒體身分難以遷移
  • 不同支付系統之間轉帳困難
  • 每個新應用都需重復註冊流程

Web2公司極力構建用戶和數據的護城河,從中攫取最大價值。作爲用戶,你雖然享受了產品體驗,但實際上一無所有。你的所有數據可能在一夜之間消失,就像曾經火爆一時的博客社區、校園網等。本質上,用戶的行爲和數據是在爲公司打工。用戶在註冊時勾選的服務協議,實際上是一份極不平等的合同 - 你的數據歸公司所有,可以被任意使用和變現。

因此,在Web2裏,你的數據雖有價值,但不屬於你,價值也不會與你分享。

Web3的變革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Web3框架似乎向前邁進了一步。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公開的數據庫,所有應用都在其上讀寫數據。由於目前性能限制和高昂交互成本,應用傾向於只將"高價值行爲"的交互放在鏈上,而這些行爲數據簡直就是一座金礦。

四年前還是ICO和公鏈畫餅的時代,鏈上交易類型非常單一,多爲代幣轉帳。四年間,應用層迎來了DeFi、NFT、GameFi等多個賽道的爆發,百花齊放,成千上萬個應用在鏈上記錄了形式多樣的數據。圍繞這些數據的過濾、分析、加工,能夠產生無數場景,從捕捉交易機會,到精準定位用戶羣體,再到形成鏈上身分和社交關係,每一個方向都蘊含着巨大的商業機會。

一即是全

區塊鏈帶來的互通性在數據層面是一個Web2難以想象的變革。一個地址帳號可以原生地同時登入成千上萬個應用,這些應用產生的高價值行爲都記錄在同一帳號之下。對於每個地址的鏈上交互行爲,你可以知道這個地址(背後的人)是否是DeFi早期用戶、NFT藏家、DEX交易者或某個GameFi玩家等。

一個地址的用戶畫像可以用這些鏈上行爲完整描述。在Web2世界,你在互聯網上的每一個足跡都被掌握在不同公司手中,每家公司只掌握了你部分行爲的碎片。即便是涉及業務最廣的巨頭公司,也無法拼湊出完整畫像。而在區塊鏈上,一個地址的全貌就藏在每一筆鏈上交互中。任何人和組織都可以無需許可地去拼湊用戶畫像,一些項目正在以不同方式組織和呈現用戶的鏈上畫像和行爲。

價值何在

價值行爲獲得回饋

在Web3中,任何人都可以輕鬆獲取到滿足特定條件的地址列表,如參與過某遊戲、某次代幣挖礦或NFT交易的用戶。這爲新項目吸引種子用戶、給予福利提供了便利。

一個產品的價值來自於每個用戶的每次鏈上交互行爲。即便這些交互行爲的價值未被原項目方認可,也會有其他項目方去重視和回饋。近期某DAO給某知名NFT交易平台用戶空投代幣就是一個例子 - 你在該平台上的高價值行爲即便沒有得到預期回報,但其他項目也可能給予獎勵。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類似案例。

在新項目的代幣經濟模型中,團隊通常會考慮如何找到第一批種子用戶並給予空投,以及如何回饋爲產品提供價值的用戶。因此,在鏈上保持正常使用習慣即可,你的"高價值行爲"終將帶來回報。

經歷過2020年DeFi熱潮的用戶,相信在過去一年中已領到手軟的各種項目空投,這正是數據價值帶來的回饋。即便一個地址的餘額被全部提走,其歷史交互記錄依然蘊含巨大價值。請珍惜每一個錢包地址,不要輕易丟失。

可追溯、無需證明的身分價值

傳統遊戲關服後,玩家很難證明自己曾經的成就。但在區塊鏈上,即便某NFT項目網站關停,你仍可用以太坊地址證明自己在某年購買過特定NFT。鏈上數據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讓用戶無需過多言語就能證明自己的經歷和身分。

這些數據不僅能真實反映一個人在鏈上的歷史和身分,還能原生地建立社交關係和羣組關係。基於錢包地址登入的社群工具可以根據鏈上數據自動判斷用戶是否滿足入羣條件,如持有特定NFT或代幣數量達到要求等。這種基於鏈上數據的社群更加透明和高效,成員資格是原生的、真實的、動態更新的、無需信任的。

數據驅動的Alpha

鏈上每天都有數十億美元的代幣交易和數億美元的NFT交易,這些公開信息中蘊含着大量可挖掘的Alpha。某數據分析平台僅用一年半時間就打造出了收入數千萬美元、估值近十億美元的產品。鏈上的巨鯨標記、Smart Money追蹤、代幣流動和分布分析、NFT項目深度挖掘等,這些信息對於具備分析能力的用戶而言,無異於一臺提款機。

展望

以上僅列舉了幾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場景,僅是冰山一角。鏈上數據這座金礦的價值已初步顯現,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基於鏈上數據的信用評分、去中心化身份在元宇宙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更多抓住特定角度爲用戶創造價值的數據產品。

在Web3中,鏈上數據屬於每個人自己,同時又對所有人可讀,每個人或組織都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價值捕獲。價值分配方式正在被重塑。可以預見,在未來使用任何Web3應用時,用戶都將攜帶自己的地址畫像和標籤,而非從零開始。數據既是價值的載體,也屬於用戶自己。

DEFI-0.74%
GAFI0.4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MetaDreamervip
· 07-15 23:13
跨链连接才是王道
回復0
ZKSherlockvip
· 07-14 23:31
其实……让我们谈谈这里的*真实*隐私影响,真是无奈。web3 != 自动隐私
查看原文回復0
Vibes Over Chartsvip
· 07-14 23:30
链上数据才是真滴真
回復0
精神财富收割机vip
· 07-14 23:17
链上数据就是银行密码本 慎用~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