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非法换汇的法律风险解析:从行政违法到刑事犯罪
从最高检发布的外汇领域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风险
很多人对于换汇行为存在认知误区,认为:
那么这些行为到底有没有法律风险?如果违法,应该如何定性?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犯罪?换汇行为构成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的界限在哪里?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联合发布的外汇领域典型案例,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回答。本文将对这些案例进行解读。
提供银行卡帮人收款可能构成犯罪
有2个案例涉及为非法换汇活动提供银行账户接收款项的行为,这种行为到底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犯罪?
案例一:李某乙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李某甲利用从事中越跨国物流的便利与越南人黄某非法换汇。李某甲安排李某乙在境内收取人民币后转给自己,再由李某甲向黄某指定的境内卡转账换取越南盾。
检察院认定李某乙为非法资金结算和买卖外汇提供帮助,考虑从轻情节做出不起诉(构罪)决定。法院认定李某甲为从犯,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案例三:陈某红、吴某荣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陈某某让丈夫吴某林注册个体户并开设多个外汇结算账户,以虚构贸易方式提供给地下钱庄接收外汇,办理结汇后将人民币转给指定账户,从中收取手续费。法院判处陈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吴某林一年十个月缓刑两年。
陈某某还让亲戚陈某红、吴某荣开设账户供其使用,检察院考虑二人未获利且为亲属关系,认定构成犯罪但做出不起诉处理。
根据规定,出借、串用、转让外汇账户最高可罚30万。实践中提供外汇账户一般仅构成行政违法,但本案中法院对陈某某夫妇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并判刑。虽对两个亲戚不起诉,但检察院仍认定构成犯罪。
不要出于"好意"为他人提供外汇账户收款,即便未参与具体换汇行为,也可能存在构罪风险。
介绍、帮助换汇的风险有多高?
案例四:樊某等人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何某炜利用保险业务积累的境外开户、换汇渠道,撮合介绍内地保险客户进行人民币与港币、美元的双向兑换。樊某等人在何某炜提议下利用销售境外保险渠道以境内外"对敲"方式变相买卖外汇。
法院判处何某炜有期徒刑四年,罚金400万。检察院认定樊某等人犯罪情节轻微,做出不起诉(构罪)决定,同时对其未营利的非法介绍买卖外汇行为处以140万至280万不等的行政罚款。
买卖外汇类非法经营罪常见模式之一是中介撮合有换汇需求的双方。金融从业者为维系客户关系或促成交易,往往会作为信息媒介提供买卖信息。即便无偿介绍,也可能被认定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不起诉,同时面临巨额行政罚款。
在国外开换汇公司能规避国内法律风险吗?
案例五:赵某萍、姚某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姚某辰在俄罗斯对外承接卢布与人民币兑换业务,从中赚取外汇差价或手续费,非法买卖外汇2400余万人民币,违法获利48.5万元。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我国刑法具有属人管辖效力。即便在国外经营换汇公司取得当地牌照,在当地合法经营,但如果涉及国内资金,以"对敲"方式做换汇生意,仍存在刑事风险。
出售合法所得外汇有法律风险吗?
案例六:某科技公司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齐某某勾结多家企业伪造材料骗取出口退税2.45亿元。姚某某通过境外账户将公司销售电子产品所得外汇转给齐某某,按每万美元收取数百元好处费。
法院判决齐某某骗取出口退税罪,无期徒刑。检察院认为姚某某构成非法经营罪证据不足,不予起诉。
姚某某的外汇来源于销售产品所得,不是从他处非法低价收购。其卖出目的是为结汇,而非继续买入外汇获利。从犯罪构成要件看,其行为不构成该罪名。
但由于办案人员认识不统一,实践中也有认定构罪的案例。即便最终不构罪,也有行政处罚风险,本案中该公司被罚1500万。
结语
很多人认为换汇行为隐蔽,即使被发现最多罚款。但实际上,一旦金额超过2500万或获利超50万,可能面临5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过辩护律师往往能为个案寻求突破口,争取缓刑甚至不起诉。
近年来,非法换汇手段更加隐蔽,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我国对外汇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显著加大。作为个体,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外汇交易,不要抱有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