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骗局深度解析:200万投资者损失180亿 追回资金几无可能

robot
摘要生成中

揭秘某平台骗局:投资者能否追回资金?

近期,一个名为"某平台"的投资项目在多个社交平台和投资群中引发热议。据了解,该平台自2023年开始活跃,以"迪拜黄金交易所中国分站"的身份进行运作。初期以原油期货投资为名,后来扩展到"大数据投资"、"外汇投资"和"虚拟货币投资"等领域吸引投资者。参与者需缴纳1000 USDT的入会费,并按照类似军事化的组织结构发展下线,不同层级间存在返利机制。

今年6月26日,该平台突然关闭了提现通道。据传,约有200万投资者受影响,涉案金额高达180亿左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资金可能已经通过虚拟货币被转移和洗白。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4月,迪拜官方的黄金和商品交易所(DGCX)就公开声明,他们在中国并无任何关联机构或合作伙伴。此外,自2024年以来,中国内地多个部门也对该平台发出过警示。

起底"鑫慷嘉",受害人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涉嫌犯罪类型分析

虽然目前尚无官方对该平台的犯罪定性,但根据现有信息,该平台的运作模式很可能涉及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或非法集资犯罪(尤其是集资诈骗罪)。

从司法实务角度看,如果按非法集资定性,将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包括统计、联系和返还200万左右投资人的资金。另一个难题是,对于投资的USDT,是返还USDT还是将其变现后返还人民币?

相比之下,如果定性为传销犯罪,则可能简化处理流程。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传销案往往被认为没有受害人,涉案款项通常会被罚没归国库。这既能充实财政,又能节省司法资源。

起底"鑫慷嘉",受害人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投资者能否追回资金?

遗憾的是,从当前中国大陆的司法实践来看,传销犯罪中的投资款极少能返还给投资者。主要原因如下:

  1. 涉案资金多被定性为"非法所得",依法予以查封、冻结、扣押,并最终罚没上缴国库。

  2. 司法机关优先考虑打击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即便投资者初衷是投资,客观上也起到了助长平台扩张的作用。

  3. 涉案资产往往已被转移至境外或通过虚拟货币洗白,即便胜诉也难以执行返还。

虽然个别案例中法院判决返还投资款,但这并不代表新的传销案件审理会遵循这一做法。目前的司法实务仍以罚没为主。

起底"鑫慷嘉",受害人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投资USDT的额外法律风险

该平台的特殊之处在于投资者使用USDT入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能获得更多法律保护:

  1. 虚拟货币在中国不具备法偿性,相关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2. 虽然某些判决承认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但这仅适用于刑法范围,并不等同于支持其交易或投资。

  3. 即便涉案资产是USDT,公安机关仍会依法冻结、扣押,并在定罪后按非法所得予以没收。

起底"鑫慷嘉",受害人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结语:谨防虚拟币"理财"陷阱

此类打着"区块链"、"USDT"、"矿机"、"任务平台"旗号的虚拟币理财项目,本质上仍是庞氏骗局的翻版。它们以"金融创新"为幌子,实则是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的综合体。

在中国内地,虚拟货币投资不受法律保护。一旦投资失败或平台跑路,投资者不仅会遭受巨大损失,还可能因"参与传销"或"协助洗钱"而承担法律责任。

面对虚拟货币和高收益的诱惑,投资者应当:

  • 警惕"稳赚不赔"的承诺
  • 远离"拉人头"和"返佣分红"模式
  • 不轻信网络上的所谓"投资达人"或"理财老师"
  • 发现可疑平台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切记,法律不会保护不合规的投机行为。投资不仅要追求回本,更要及时止损。希望每位投资者都能保持警惕,守护好自己的财产,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起底"鑫慷嘉",受害人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起底"鑫慷嘉",受害人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MEV之眼vip
· 07-30 20:25
又见庞氏骗局
回复0
Wallet_Whisperervip
· 07-30 20:06
小韭菜割完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